吕晓玲,女,福建南安人,1982年生,现任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8月-2014年12月,任教于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2015年1月起任教于华侨大学文学院。分别于2003年、2006年、2014年获福建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导师为陈泽平教授。
一、研究方向
汉语方言学,主要研究兴趣为方言语法。
二、教授课程
本科生: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法、普通话水平测试
研究生:汉语方言调查与研究
三、学术论文(均为独撰)
发表过近二十篇学术论文,代表性论文如下:
1.《近代泉州、厦门方言给予义动词读音的演变——兼谈漳州方言的给予义动词“互”》,《中国语文》2016年第5期;
2.《福建南安方言“着”的歧义与共现》,《中国语文》2013年第5期;
3.《福建南安方言结构助词“其”的连用格式》,《中国语文》2012年第1期;
4.《福建南安方言补语标记“遘”的连用现象》,《中国语文》2010年第2期;
5.《明清泉腔戏文中“得”的非能性用法》,《方言》2017年第1期;
6.《近代泉州方言“使”字动词义的演变》,《方言》2013年第1期;
7.《闽南南安方言的述补结构及其标记》,载甘于恩[主编]《南方语言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四、科研项目
作为主持人承担过11项关于闽南方言的各级项目,已结项的如下:
1.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四百多年来闽南方言词汇语法的历史演变研究(12CYY044);
2.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青年项目:十六世纪以来闽南方言语法的历史演变研究(2011C037);
3.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闽台闽南方言文化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JA10248S);
4.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刊闽南方言戏文语法研究(JA12222S,2012年度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
5.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规划项目:闽南方言语法与语文教学特殊关系之研究(2011S03);
6.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规划课题:闽南方言词汇对共同语写作的负迁移现象研究(2010SZ03);
7.华侨大学2015年度第二期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荔镜记》戏文语法研究(15SKBS207);
8.泉州师范学院2010年度校级自选项目人文社科类:闽台闽南方言助词研究(2010SK08);
9.泉州师范学院2008年度校级自选项目人文社科类:泉州方言结构助词研究(2008SK07)。
在研项目如下:
10.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2017年度一般项目:“明清闽南方言文献的语言学研究”(2017-2019);
11.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侨校祖籍闽南的境外生方言文化类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FJJKCGZ17-087,2017年8月-2019年8月)。
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及完成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
五、学术获奖
1.2016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2012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
3.2014年被评为“泉州市优秀青年拔尖人才”;
4.2013年论文《福建南安方言补语标记“遘”的连用现象》荣获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佳作奖;
5.入选华侨大学2014年度百名优秀学者培育计划;
6.作为负责人入选2017年“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团队名称为“汉语方言及语法研究创新团队”。
六、个人荣誉
1.2015-2016学年度、2016-2017学年度,连续获得华侨大学年终考核优秀等次;
2.2010-2011学年度,获得泉州师范学院年终考核优秀等次;
3.2012年7月获得泉州师范学院科研优秀奖。
七、学术兼职及学术活动
1.2009年4月当选为福建省辞书学会理事;
2.2007年6月当选为泉州市语言文字学会理事会副秘书长;
3.2011年9月成为泉州市社科志愿工作者;
4.2011年11月成为中国方言学会会员;
5.2012年8月成为中国语言学会会员。
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参加过中国语言学会学术年会、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年会、汉语方言语法国际学术研讨会、闽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语言及方言语言接触问题学术研讨会、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地方文献—汉语方言—民族语言高峰论坛、音韵与方言青年学者论坛、《中国语文》青年学者沙龙、福建省语言学会学术年会、福建省辞书学会学术年会、泉州市语言学会年会等;均在会议上宣读与交流学术论文。2005年、2010年、2011年分别于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参加全国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的学习并获结业证书;2012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语言学书院的学习班;2014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参加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框架与莱比锡标注系统高级研修班;201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暑期汉语方言调查高级研修班。
参加“第十届台湾语言及其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10月25日-26日,国立成功大学);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第23届年会暨第一届韩汉语言学国际学术会议(2015年8月26-28日,韩国汉阳大学);“第17届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2015年12月14日-15日,澳门大学)。均在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
个人邮箱:
Lvxiaoling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