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张先飞在文学院二楼会议室应邀开展“生活之艺术——一次中国文明重建的实验”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院副教授田文兵老师主持,文学院部分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张教授以林语堂、周作人、张爱玲等人的文章引入主题,指出人们常将“生活之艺术”视为闲适惬意之事,但其实它是拯救文明的沉重概念;同样文学作品也常被误作人生,但若将作品的悲观观念带入生活则可能影响幸福指数,因此要分清文学虚构与现实生活。
随后,张先飞教授介绍了五四时期的救世方案、人道主义思潮及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现代人道主义思潮在不断演变中与现代文学相交织,从而影响到文学观念的变化以及中国的改造。
接着,张先飞教授从社会改造与文明重建方面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加“科学”二字、西方理论传入中国需结合实际进行改造等说法为例,强调科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他也指出,西方文艺理论有针对性,直接套用不明智,应对其进行“中国化”,采取合理的理论借鉴。
最后,张教授从科学思维层面倡导文科生要积极接纳科学理念,并推荐文院学子研读柏拉图《理想国》等经典著作,于哲学思辨交锋中磨砺思维,提升逻辑思辨能力。
交流环节中,多位老师、同学分别与张先飞教授进行学术探讨并提出了学术相关的问题,张教授精准剖析,一一耐心讲解,加深了文学院学子对学术研究路径的认知,也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格局。
讲座现场
主讲人张教授
初审 / 陈晗琴
林春妍
王毓杭
复审 / 赵越
终审 / 薛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