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信息 >> 正文
讲座|李无未教授谈“近现代日本汉语言文字学史构架及意义”
作者:马于越、郑卓妍     时间:2021年11月15日     资料来源:      浏览次数:

1113日晚,厦门大学特聘教授,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无未应邀做客华侨大学文学院“语言学论坛”,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近现代日本汉语言文字学史构架及意义”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胡斌彬主持,文学院语言学教研室部分教师出席讲座。

主讲嘉宾——李无未教授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李无未以“为什么要进行近现代日本汉语言文字学史研究”为切入点,谈到虽然近现代日本汉语言文字学史的文献浩如烟海,但目前对这方面的整理、研究仍然匮乏。考虑到近现代日本汉语言文字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李无未提出了对此阶段的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并构建框架的尝试。他表示,这不仅是为了填补研究空白而做出的尝试,还是一种探索我们自身民族文化以及汉语史相关研究新视角的途径。

文学院语言学教研室部分教师出席讲座

抓住“转变”这个关键词,李无未首先向大家说明了选择“近现代”这一研究时段的原因。近现代是日本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更是日本研究汉语言文字学史理论意识的一个转折关头。近现代时期也是语言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发展的重要时期,现代化的理论与方法的出现使得该阶段的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后,李无未以日本学者上田万年在东京大学的教学为实例,带大家回顾了19世纪日本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新时期的发展。上田万年要求其学生从新的角度对东亚地区的民族语言进行审视研究,从而推动了东亚语言学理论的重构。

同时,联系审视近现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史,此时段的研究也具有深刻的反思意义。近现代日本的殖民战略相当完备,战略甚至包括了对殖民地的文化输出与同化。李无未指出,我们在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的同时,也应重视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吸取教训。日据时期的台湾语言文化政策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反思,并在今后进一步提高对侵略性语言文化输入的警惕。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学者结合诸多音韵学、词汇学类的专业学科知识进行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产出的研究成果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李无未认为,近现代日本汉语言文字学史是东亚汉语学史、世界汉语言文字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近现代日本汉语言文字学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本民族的汉语言文字史。“有些语言学问题,仅站在本民族的角度是无法得到真正的答案的,只有站在全东亚的角度,才能看清问题。”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但归根到底,橘与枳同气连枝,不能完全割裂,中国和日本的汉语言文字学史研究便是如此。倘若缺失对于日本汉语言文字学史的研究,那么中国自身的汉语言文字学史研究就会缺失重要的一部分。“日本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体系相对完善,具有丰富的成果供我们吸纳。”李无未表示,日本汉语言文字学史研究是一座重要的桥梁,研究可以正确估量日本文化的价值从而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当下的日本汉语言文字学史研究虽然具有一定局限,但这也意味着研究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李无未还为近现代日本汉语言文字学史指明了方向,“汉语言文字学史研究架构的组建、日本相关文献价值的发掘、避免其他东亚国家的国别文字学研究对中国自身文字学研究的负面影响等问题,都需要依靠中国学者自身的努力,一一克服,从而探寻到适合自身民族研究发展的道路。”

同学们踊跃提问

讲座结束后,李无未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同学们就“学术信仰”“西方前沿性的学术研究方法”等问题向其请教。李无未对同学们的疑惑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同时他也希望对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同学能够跟进对这一方面的了解,可以通过了解中日文化开拓视野,主动关注世界上涌现出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成果,担当起语言文学学习者的文化责任。